▲行程第六天,本日預估要移動約135公里,繼續往北道網走,參觀完監獄博物館以及天都山展望台再回程住北見市。
▲一早從旅館check out,第一個景點是距離旅館步行就可抵達的『川湯Eco Museum Center』。
▲我們把車停在大鵬相撲紀念館旁,步行前往川湯Eco Museum Center。
▲從停車場也有另一條つつじヶ原自然探勝路,可以一路走到硫磺山。
▲つつじヶ原自然探勝路入口看起來相當平緩好走,因為昨天才去過硫磺山,這次就先PASS了。
▲我們的路線也不差,不過看來利用的人不多,滿路都是青苔,走起來軟綿綿。
▲路標清楚,反正也才沒幾百公尺,想迷路都難。
▲看到木造屋就表示我門抵達現場了!這間是販賣一些木作藝品,不過抵達時間尚早,大門深鎖。
▲隔壁的川湯Eco Museum Center可早就敞開大門歡迎遊客光臨。
▲佈告欄。
▲4~10月早上08:00就開館,無料入場。
▲用松果製作的花圈,館內也有一個專區供遊人動手製作手工藝品。(無料)
▲門口的灰熊英姿煥發迎接客人。
▲木作小提琴手。
▲川湯Eco Museum Center主要介紹阿寒湖國家公園自然景觀,主要特徵包括「森林」、「湖泊」、「火山」。
▲首先印入眼簾的是阿寒國立公園的俯視圖,最右邊藍色部份就是昨天無緣的摩周湖,摩周湖左上方較大的藍色區塊則是屈斜路湖。
▲國家公園內有灰熊出沒,提醒遊客們要特別注意。
▲國家公園內會出現的鳥兒。
▲動物出沒的痕跡,教導大家如何辨識。
▲昨天沒看到摩周湖,只能透過相片一虧究竟,不過相片中是冬天景象
▲蝦夷鹿,一旁還有小鹿班比(誤)。
▲有關愛奴族的紀錄。想了解有關愛奴族更多資訊,請參考維基百科。
▲說到摩周湖就令人想到... 第一名就是『霧』,沒錯!我們昨天才親身體驗過霧鎖摩周湖的感覺,能見度不超過10公尺,很可怕。
▲休息區,沙發非常舒服。
▲摩周湖的透明度可是全日本第一,這裡當然有專區介紹。
有關摩周湖歷史,以下取自於維基百科:
在約三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後,在現在的地子屈地區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地形,到了距今約一萬多年前,這個破火山口的東部再次因火山活動形成了摩周岳,約七千年前,在摩周岳週邊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破火山口,也就是摩周湖。
在20世紀前半世紀曾經是世界透明度最高的湖泊,能見深度曾達41.6公尺,但自1950年代起,透明度開始下降,目前僅有20公尺左右的能見度,推測造成透明度下降的原因可能包括1952年的十勝沖地震、曾被放養姬鱒魚和虹鱒魚、觀光客增加後所帶來了汙染。
▲蒐集周邊森林的松果、樹枝等自然素材,提供遊人自行發揮創意,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。
▲架上擺放相當多作品供參考。
▲只是利用一些天然素材,發揮創意組合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。
▲螃蟹標本,體型好特殊。雖然叫做螃蟹(ガニ),實際上是屬於淡水螯蝦類。右邊的ウチダザリガニ,英文叫做Signal crayfish,屬於外來種。
▲體驗摩周湖的透明度,但老實說我不知道要怎麼操作(笑)。
▲2F的展覽室,放了一艘頗大的獨木舟。
▲2013/7月的活動是剪紙遊戲。
▲桌上工作檯有剪紙讓遊人實際操作。
▲阿寒國家公園的佔地面積90.538平方公里。
▲川湯、硫磺山周邊的自然景觀路線,可惜我們待的時間不長,沒能好好走他一回。
▲2F這區可以聽聽各種不同鳥類的叫聲,按下按鈕就可以聽到。
▲當然相對應的鳥類外觀也一並呈現給大家,這樣才知道什麼樣的鳥類是什麼叫聲囉~
▲2F當時還有畫展,這位是其中之一的作者。
▲奧黛麗·赫本。
▲傑克船長!
▲007也來軋兩角,還強調藍眼珠。
▲老007,史恩康納萊。
川湯EMC算是認識阿寒國家公園的好所在,若有入住川湯溫泉或途經屈斜路湖周邊,記得來走走。
川湯 エコミュージアムセンター
電話:015-483-4100
地址:北海道川上郡弟子屈町川湯溫泉2-2-6
開館時間:4月~10月 08:00~17:00(無休,四月週三休館)
11月~3月 09:00~16:00(週三休館)
休館日:12/29~1/3
入館料:無料
檢視較大的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