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上圖是硫磺山向停車場拍攝,主要想表達這天天氣實在多變,早上下雨,雨停霧散後,下午竟然出現藍天白雲...
離開サルボ展望台,算是正式告別釧路濕原範圍,往北繼續前進又開了將近60多公里,首先來到摩周湖展望台。
摩周湖:
摩周湖(ましゅうこ)是位於日本北海道東部川上郡弟子屈町的一個湖泊,為火山湖,是全日本透明度最高的湖泊。在2001年被列為北海道遺產。
阿伊努人之稱為「キンタン・カムイ・トー」(Kintan·Kamui·Toe,意思為:山神的湖」。
歷史:
在約三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後,在現在的弟子屈地區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地形,到了距今約一萬多年前,這個破火山口的東部再次因火山活動形成了摩周岳,約七千年前,在摩周岳週邊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破火山口,也就是摩周湖。
在20世紀前半世紀曾經是世界透明度最高的湖泊,能見深度曾達41.6公尺,但自1950年代起,透明度開始下降,目前僅有20公尺左右的能見度,推測造成透明度下降的原因可能包括1952年的十勝沖地震、曾被放養姬鱒魚和虹鱒魚、觀光客增加後所帶來了汙染。(出自維基百科)
▲展望台往湖邊拍攝,如圖所見,『什麼都看不見!』。展望台濃霧,能見度極低!加上狂風大作,溫度大約只剩下16度左右(7月盛夏),我們下車拍了兩張照片就趕緊躲回車上取暖,真是冷死人。
▲離開什麼都看不到的摩周湖,我們開車下山(約9~10公里)前往距離下榻旅館不遠的硫磺山。
硫磺山:
日本的硫磺山 (硫黃山) 位於北海道釧路.根室圈內的弟子屈町,坐落在兩座火口湖屈斜路湖和摩周湖之間,鄰近川湯溫泉,劃分在阿寒國立公園的管轄範圍內,為一仍持續有火山運動的活火山。此處以特殊的冒煙景觀聞名,有著草木不生的荒景,但在夏季的山麓卻有成片的白色蝦夷磯杜鵑花原為其點綴,到了冬天更成為一片銀白世界,無論在何時來訪都有不同的風景,再搭配前往鄰近景點進行游湖賞景或體驗溫泉的行程,此趟旅程則會更加豐富。
弟子屈町的硫磺山,有別於同位於北海道境內的登別地獄谷,雖都有著從山縫冒出白煙的火山地質景觀,但在這裡卻瀰漫著一股硫磺味,主要是由硫化物質所組成的高溫火山氣體噴發所導致,就像是台灣陽明山的小油坑一般,且因持續不斷噴出硫氣的緣故,更使得山岳表面幾乎是寸草不生,相當特殊。 來到北海道弟子屈町標高約 512 公尺的硫磺山,自山麓開始就規劃有觀景步道,每至 6 月到 7 月的期間,步道兩旁還有由白色小花集結成球狀的蝦夷磯杜鵑花可欣賞,而隨著步道的攀升至山腰,沿途皆有附著於岩石上的黃色硫磺結晶景象,至於步道尾端,則是近賞硫氣孔噴發的絕佳地點,且在此處還有不少攤販販售著以硫磺蒸氣悶熟的硫磺蛋,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旅客,便可大膽體驗。
由於硫磺山為一熱門景點,在山下亦規劃有紀念品店,販售著溫泉蛋、硫磺蛋、哈密瓜冰淇淋以及各式北海道特產,如不登至山岳近賞奇景的旅客便可在山下遊逛,遠觀山岳全貌,並能順訪不遠處的川湯溫泉,在溫泉街泡足湯或至溫泉旅館享受完善的服務,亦可轉往日本第一大火口湖屈斜路湖體驗免費露天溫泉,或至霧之摩周湖眺望湖區景緻,而後再前往弟子屈町營的 900 草原牧場欣賞遼闊的原野好風光。(出自欣景點)
▲硫磺山停車場超級大,不過需要收費,¥410可以利用在周邊的景點,不過我們只停留一個地點,稍微有點不划算,但也算必要支出。
▲來兩張硫磺山全景。
▲停車場一旁的遊客中心+紀念品販售處。
▲停好車我們往硫磺山噴發處走,路程不長,路途有些崎嶇。
▲剛剛在摩周湖大霧,山下天氣卻如此晴朗,感嘆命運捉弄人(?)。
▲黃色是硫磺結晶部份。
▲現場氣味有些嗆鼻。
▲結晶部分有點像海膽?亂噁心一把。
▲溫泉水,超燙!
▲來到遊客中心2F,有一些展示物品。此處遊客稀少,連空調都沒開,有些悶熱。
▲硫磺山背景介紹,看無。
▲周邊的動植物/鳥類介紹。
▲遊客中心1F的簡易神社。
▲蒸氣火車頭,等比例縮小模型。
結束本日參觀行程,準備前往本日住宿旅館check in!